全球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,超配中国股市

慕天辉表示,美联储近日降息25个基点符合预期,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十月和十二月会议上再各降息一次,并于明年三月和六月分别进一步降息,最终使利率水平降至3%至3.25%。

“这一预期与市场共识基本一致。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,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。”慕天辉说。

慕天辉表示,高盛持续强调跨资产类别和跨地域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。在高盛亚洲配置策略中,中国股市(包括在岸与离岸市场)被列为超配;韩国股市亦是超配对象,今年以来韩国股市以54%的涨幅位居亚洲首位;港股以35%的涨幅位列第二;日本股市以美元计上涨约20%,表现均优于同期上涨13%的美国市场。

关于大类资产配置,高盛在全球范围内对股票、债券和信用产品采取均衡配置;尽管看好黄金和铜,但鉴于石油和其他基本材料在大宗商品指数中权重很高,因此整体低配大宗商品。从未来3个月维度展望,慕天辉认为,短期内超配现金,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战术性回调。从未来12个月维度来看,该机构认为,宽松货币政策与持续增长相结合的环境将对股市构成支撑,因此超配股票,对现金维持中性。

全球经济增长方面,高盛预计今年全球增速略高于2.5%,明年略有放缓,但仍保持良好态势。针对美股前景,慕天辉表示估值已升至22至23倍市盈率,未来涨幅与盈利增长同步,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成为关键监测指标。值得一提的是,美股七大科技巨头的盈利相比市场其他部分更为强劲,因此重点聚焦于科技领域。他还表示,AI当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,明年或将进入应用推动收入增长阶段,数年后AI方能广泛地应用以推动各行业降低成本。

慕天辉谈到,从全球资金流向来看,相比此前的美国主导,全球不同市场的资金流向变得更加均衡。美国在今年年初的强劲流入之后,近六个月资金流趋于稳定;欧洲及其他地区出现持续流入。随着美联储持续温和降息和美元走弱,资金预计将进一步流向亚洲等市场,并有望流入中国市场。

在亚太市场策略中,高盛超配中、韩、日三大市场,板块则侧重于科技板块、资本货物等周期性板块,以及国防、电力投资等。主题投资方面,重点关注AI受益股、股东回报、盈利上修、国防军工和核电等方向。

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

刘劲津表示,高盛对A股和港股积极看好,并在区域配置中对这两个市场均予以超配。

针对市场关注的流动性驱动行情可持续性问题,刘劲津指出,与去年9月行情不同,本轮上涨的参与方结构更为均衡。机构投资者(包括国内保险、养老金、量化基金、公募基金)以及新兴市场和亚太区域的共同基金都积极参与了这轮行情,从流动性结构角度而言,本轮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。

估值方面,当前估值仍未出现过热迹象。当前,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中位数市盈率约为17倍,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;沪深300指数中位数市盈率为18倍,处于历史均值区间。相对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.8%的水平,股市盈利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。在全球范围内,对比美股23倍市盈率及其他新兴市场,中国估值并不算过高。

对于散户投机行为的担忧,刘劲津认为,A股市场仍未出现过热投机泡沫。他提出两个关键论据:首先,当前A股约2.4万亿元的两融余额虽超越2015年高点,但考虑到总市值已翻倍,两融余额占总市值比例远低于2015年水平;其次,根据高盛调研,每日成交额中有一定规模来自量化基金和高频交易,因此高换手率不能简单归因于散户投机。

“此外高盛构建的A股零售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,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,但远未达到2021年及2015年的投机水平。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,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。”刘劲津说。

他还表示,A股估值仍有支撑且未出现过热,散户情绪改善但未达狂热水平。刘劲津特别强调“反内卷”政策的重要性,认为若“反内卷”政策持续落实,未来几年企业盈利年均增速有望提升约2%,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。

在A股与港股选择方面,刘劲津认为不应简单二选一,而应该从两个市场中优选标的。刘劲津表示,例如互联网板块在港股更为集中,而A股则在机器人及AI等领域提供更多投资机会。

行业配置方面,高盛近两个月观点保持稳定,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,七月上调保险和材料板块至超配。保险板块可作为间接投资A股工具,材料板块则受益于“反内卷”政策。

券商中国

https://finance.eastmoney.com/a/202509203518844261.html

标签: none

评论已关闭